基本上,這三個的作用是一樣的
同樣都是連結MAC層和PHY層的介面。區別在於編碼、速度、使用的腳位數、I/O clock的頻率不同。
MII:這是IEEE 802.3u制定出來,應用在Fast Ethernet上,連
接Data link layer中的MAC層和Physical Layer中的PHY層的溝通介面。全名為(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)。
(這樣的說法有點瑕庛,因為Data link layer有分為MAC層和LLC層,但Physical Layer沒有分其它的層別,統稱為PHY層)
MII使用8B/10B之編碼。所以運作在125Mbps時,可以傳送包含檔頭的100Mbps的資料。
(想成有八條水管,同時有125Mbps的資料流進來,通過了一個闡道,要流到十條水管裡去,這十條水管的平均流速就是125Mbps*8/10=100Mbps。)
IC對PHY做讀寫的時候用一組訊號:MDC(Management Data Control)與MDIO(Management Data Input/Output)。
輸出和輸入各有四個bit的匯流排: Tx[0:3]、Rx[0:3](輸出是指IC到PHY、輸入是指PHY到IC)
MII對於Data Sampling reference用的兩組clock,頻率為25MHz,
這兩個訊號為Tx_CLK和Rx_CLK。(Ethernet頻率為2.5MHz)
通知對方準備輸入資料的輸出和輸入的啟動訊號為:Tx_EN、Rx_EN
輸出、輸入訊號的錯誤通知訊號為:Tx_ER、Rx_ER
得到有效輸入資料的通知訊號為:RX_DV
網路上出現擁塞的Colision訊號為:Col作為carrier回覆用的訊號為:CRS(請參考CSMA/CD)
MII實作的電路電壓可用+5V或是+3.3V
GMII: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,可支授到1Gbps,不同於MII,輸出和輸入各有8bit
Tx:GTXCLK、TxCLK、TxD[0:7]、TxEN、TxER
Rx:RxCLK、RxD[0:7]、RxDV、RxER、COL、CRS、MDC、MDIO
RGMII: 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,顧名思義就是GMII的縮小版(因為減少了PIN腳位數)
和GMII一樣可以支援10/1O0/1000Mbps,只有定義12個訊號,比GMII還少一半:RxC、RxD[0:3]、Rx_CTL、TxC、TxD[0:3]、Tx_CTL
IC控制訊號一樣是透過MDC、MDIO
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How to repair and clone disk with ddrescue
ddrescue is a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repair and clone disks on a Linux system . This includes hard drives, partitions, DVD discs, flas...
-
from: https://www.wpgdadatong.com/tw/blog/detail?BID=B0594 一. PHY包含的各個子層 : PCS:編碼和解碼 PMA:串行器和反序列化器 PMD:取決於物理介質 Firgure 1: OSI模型裡示意...
-
From: http://blog.chinaaet.com/justlxy/p/5100064818 SMI:串行管理接口(Serial Management Interface),通常直接被稱為MDIO接口(Management Data Input/Output I...
-
在 前面我們所談的那些可以說是比較基本的東西,但是對於一份文件來說,光有前面所介紹的游標移動、刪除等等功能是不足夠的。面對一份文件我們通常會因為某些 緣故而使得我們必須去修改當中固定出現的字串樣式(pattern)成我們想要的樣子。最常遇到的就像中文文件的標點符號問題,或是 un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